-
友情链接:
和珅,钮祜禄氏,满洲正红旗,乾隆朝中后期乃至嘉庆朝初期最具权势的朝廷大佬,更是清朝乃至历史上都“名列前茅”的大贪官。根据后世学者考证,和珅把持朝政二十余年,所得家产“适当清廷二十年岁入之一半而强”。朝廷上有奸臣,就会有忠臣;可像乾隆朝这样的奇葩王朝,难有忠臣怎么办?
文人塑造、影视演绎、坊间传说,总之,人们一定会想尽办法为和珅“创造”一位强有力的对手,满足一下邪恶终将被打败,正义终会得到伸张的心理安慰。
电视剧《宰相刘罗锅》中的“刘墉”,就是这样一位被影视作品塑造出来的“和珅死敌”!
历史上的刘墉,并非“罗锅”,只是因为个子太高,御前侍奉的时候需要弯腰才落得如此称呼。历史上的刘墉,更非“宰相”,因为他虽官居“体仁阁大学士”但却从未进入军机处。
那么,历史上的刘墉是不是与和珅同一级别,有没有资格成为和珅的对手呢?
展开剩余70%和珅同刘墉的比较,应该分三个阶段进行:
第一阶段:和珅未进入仕途之前
乾隆十六年,刘墉考中进士并就此进入仕途,几经起伏后于乾隆三十七年官至“正三品”按察使。
而乾隆三十七年,和珅才刚刚步入仕途并担任“三等侍卫”。注意,此时的和珅拥有“蒙荫”加持,身上本就袭封了一个“三等轻车都尉”的世爵,相当于“从三品”武职官员。
也就是说,刘墉较之和珅多出的21年仕途生涯,基本等于白扔;而且,和珅担任的”三等侍卫“较之刘墉的”按察使“更具官场优势,更有发展前景。
第二阶段:和珅进入仕途以后
乾隆四十六年,刘墉回任京城,出任“都察院左都御史”,品秩从一品。
而此时的和珅在乾隆皇帝的特殊恩宠下,经过短短数年的发展,已经成为朝廷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势力,同时兼任“军机大臣”、“领侍卫内大臣”、“户部尚书”、“理藩院尚书”、“内务府大臣”、“署理兵部尚书”等等显要官职。
很明显,此时的和珅已经远远超过了刘墉!
更关键的是,此时的刘墉虽然担任“左都御史”,专司监察官员、整肃纲纪,但却从未将和珅视为朝堂对手,甚至面对乾隆专宠于和珅,他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静默自守、虚与委蛇。
第三阶段:嘉庆朝初期
乾隆六十年,原本已经升任“协办大大学士”的刘墉因错被降为“内阁学士”,并最终恢复成“吏部尚书”。
而此时的和珅已经成为仅次于老臣阿桂的朝廷二把手,以“文华殿大学士”的身份监管“户部”、“吏部”和“翰林院”等,爵位升至“三等忠襄伯”。
嘉庆二年,刘墉正式进入内阁,担任“体仁阁大学士”;而这一年,老臣阿桂病逝,和珅升级成为领班军机大臣、内阁首席大学士,成为正儿八经的朝廷首揆。
嘉庆三年,和珅的爵位升至“一等忠襄公”;而刘墉仅在嘉庆四年扳倒和珅以后,再授了一个“太子少保”的荣誉官职。
也就是说,刘墉除了在和珅初入官场的时候,拥有些许优势,但在随后便步步落后,再无赶超机会。
只是,和珅再牛却也只落得三尺白绫,刘墉虽被步步压制却能八十五岁善终,人之命数,不服不行!
参考文献:《清史稿》、《清实录》、《清稗类钞》
发布于:天津市